
綜合智慧能源從概念走向產業
編輯:2023-08-10 15:41:25
一、概念與涵義
綜合智慧能源是針對區域內的能源用戶,改變原有的不同能源品種、不同供應環節單獨規劃、單獨設計、單獨運行的傳統模式,以電為核心,提供電、熱、冷、氣、水等能源一體化的解決方案,通過中央智能控制服務平臺,實現橫向能源多品種之間、縱向“源-網-荷-儲-用”能源供應環節之間的協同和互動,是能源革命的一種實現形式。其中,“綜合”強調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,從用戶側思維出發,是多種能源品種的融合。“智慧”體現為三個層次,一是信息技術智慧,通過互聯網及信息技術、能源信息高速公路,把綜合的能源系統有機聯系起來;二是系統算法升級,不同能源品種之間、不同供應環節之間需要優化計算,實現多個維度的互補協同,這需要更強大的中央指揮系統,降低系統生產成本;三是設備端智慧,每個能源元件的智能化。
綜合智慧能源是能源革命、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新技術、互聯網技術結合的產物;是隨著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發展、能源的協同利用,以及能源體制、管理、理論、技術變革催生出來的一種新產業、新業態;是以用戶側思維主導的新概念;是智慧城市、智慧社區、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。
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主要針對一定范圍的有用能需求的區域,是新增經濟活動區域*適合的能源配置方式,如新增工業園區、開發區、新農村建設等。也可以部分存量的完善和改造作為補充,如以傳統電廠為依托發展綜合智慧能源,特別是城市供熱電廠更具有天然優勢和潛力。
適用場景:滿足用戶的個性化用能需求。綜合智慧能源是量體裁衣,創新能源消費方式,利用需求的多樣性和差異化,實現用能需求的互補和智慧*用能。
供應方式:充分利用不同地區資源稟賦。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特點,發揮不同能源品種的協同優勢,實現能源供給側優化。
輸送方式:改變傳統不同能源品種分別輸送的方式,利用能源綜合管廊傳輸方式,在空間上實現多種能源品種輸送方式的優化。
管控方式:綜合智慧能源控制及服務平臺是項目的大腦和*,通過神經的感知和大腦的計算和分析,實現對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的統籌、協調、優化和智慧。
二、特點與特性
綜合智慧能源的特點可以歸納為“三性三化”,即綜合性、就近性、互動性和市場化、智能化、低碳化。
綜合性:指實現用能區電、熱、冷、氣、水等多能源的協同生產、配送、銷售、消費和源、網、荷、儲、用的協同運營。
就近性:指實現能源就地生產、就地平衡、就地消納。充分利用本區域內的一次能源,采用清潔生產方式,實現區域內能源總量和結構的優化,*大限度的消納本地區的清潔能源。
互動性:指實現不同能源主體之間的互動,供需之間的互動。在市場化價格機制的基礎上,引入現代能源需求側管理理念,鼓勵用戶參與需求響應和供需互動,根據價格變化趨勢合理調節需求總量和時間分布,引導用戶錯峰消費,削峰填谷,在保證用能效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用能成本,同時提高供給側的生產效率,分析用戶用能特性,為用戶提供用能咨詢服務,創新能源消費方式,鼓勵能源市場主體成為能源的產消者。
市場化:指建立市場化的價格機制,提高能源資源配置的效率。落實能源體制改革政策,在用能區的能源生產、配送、銷售、消費各環節實行能源交易和價格的市場化,以合理反映能源的成本變化和稀缺程度,引導和調節供需平衡。
智能化:指應用“云大物移智鏈”等現代信息技術,提升能源生產、配送、使用的智能化水平。通過建設綜合能源控制服務平臺,實現能源系統各環節、全流程的優化計算,為能源消費者提供可選擇、高附加值的能源增值服務。能源消費者可選擇集中或分散控制模式,實現訂單式生產,智能化、可視化、可選擇性消費,多維度優化配置能源生產要素。
低碳化:指以提升能效、降低碳排放為目標,實現區域能源生產和消費清潔*,達到近零排放。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調節機制,優先采用核電、水電、風電、光伏等清潔能源。在消費端,減少以煤、油等為主的一次能源消費,提高電能使用比例,綜合利用熱泵、儲熱、儲冷、儲電等多種能源形式。
?
三、產業實踐主要項目類型
“綜合智慧能源產業”是圍繞客戶需求,提供“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”綜合解決方案。現階段主要包括以下項目類型。
清潔供暖項目:可再生能源(風電、太陽能、生物質能)供暖、熱泵技術(水源、地源、空氣源等)應用、地熱、智能化電采暖等。
燃機多聯供項目: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為主的多種能源協同供應服務。
儲能項目:電源側、用戶側調峰調頻項目,儲電、蓄冷、蓄熱等。
氫能開發及利用項目:工業副產氫利用,可再生能源制氫、輸氫、儲氫、加氫,氫燃料電池車及氫能利用。
電能替代項目:以電代煤、以電代油、以電代氣、港口岸電/交通樞紐及綜合能源服務、電動汽車雙向逆變充放電(V2G)用能服務等。
多能協同智慧綜合體項目:多種能源互補、多種需求一體化。綜合供需終端提供能源產品和能源服務的智能化能源站等。
產業鏈協同項目:為終端用戶(產品)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資產。
技術咨詢服務項目:提供綜合智慧能源裝備、技術、咨詢及相關服務等。
金融屬性項目:能源現貨、期貨(含研究)交易市場,互聯網交易、互聯網金融交易等。
與傳統電源項目不同,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的收益率應按照長期性、趨勢性來看待,且要站在用戶維度去考量,而不是站在政府或企業自己預測的維度。